常见的输送带损伤形式有哪些,如何修复?

2025-03-12

在工业生产中,输送带作为物料运输的关键部件,长时间高负荷运转,难免会出现各种损伤。了解常见的损伤形式及相应修复方法,对于保障生产连续性、延长输送带使用寿命至关重要。

  磨损

  磨损是输送带最常见的损伤形式之一。物料与输送带表面的持续摩擦,以及输送带与滚筒、托辊之间的接触摩擦,都会导致输送带磨损。特别是在输送如矿石、砂石等尖锐、粗糙物料时,磨损速度会加快。

  轻微磨损可通过打磨受损部位,去除表面毛刺与不平整,然后涂抹专用的耐磨修补剂。这种修补剂能填充微小磨损坑洼,增强表面耐磨性。对于中度磨损,可在打磨后粘贴耐磨橡胶片。操作时,先将输送带磨损面和橡胶片粘接面进行处理,涂抹专用胶粘剂,确保两者紧密贴合。若磨损严重,需更换受损的输送带部分,切割掉磨损段,采用硫化或机械连接方式,接入新的输送带。

撕裂

  输送带撕裂通常由尖锐物料刺入、异物卡阻或输送带跑偏导致侧边与机架摩擦引起。撕裂一旦发生,如不及时修复,会迅速扩展,致使输送带报废。

  对于小的撕裂口,可采用冷硫化修补。先清理撕裂处杂质,使用角磨机打磨出粗糙面,涂刷专用冷硫化胶水,贴上与输送带材质匹配的修补片,用压实滚轮确保修补片与输送带紧密结合。若撕裂长度较长,可在撕裂处两侧打孔,用钢丝绳或高强度尼龙绳穿入,将撕裂部位拉拢固定,再用冷硫化方式粘贴修补片。若撕裂严重,无法通过上述方法修复,则需更换整段输送带。

  穿孔

  尖锐物料高速冲击或长期挤压,可能使输送带出现穿孔。穿孔不仅影响物料输送,还会导致输送带结构强度下降。

  穿孔较小时,可使用带垫片的修补钉。先将穿孔周边清理打磨,从输送带一侧插入修补钉,垫片在另一侧卡住,确保穿孔处密封,防止物料泄漏。若穿孔较大,可制作与穿孔形状匹配的橡胶补丁,用硫化或冷粘方式将补丁固定在穿孔处。硫化修补时,需使用专用模具与硫化设备,使补丁与输送带硫化成一体;冷粘则使用强力胶粘剂粘贴。

  分层

  输送带内部各层之间的粘结力下降,会导致分层。这可能由制造工艺缺陷、长期受高温、潮湿环境影响或过度弯曲引起。

  对于轻微分层,可在分层处注入专用的分层修复胶。先将分层部分揭开,清理内部杂质,涂抹修复胶,用压力设备施压,使各层重新紧密粘结。若分层面积较大,需切割掉分层部分,采用硫化方式重新连接。操作时,需将切割面打磨成阶梯状,增加粘结面积,然后涂胶、贴合,使用硫化机进行硫化处理,恢复输送带结构完整性。

  老化

  长期受紫外线、氧气、温度变化等环境因素影响,输送带会发生老化。老化表现为输送带变硬、变脆,表面出现裂纹。

  为延缓老化,可在输送带表面涂抹防老化剂。对于已出现老化裂纹的情况,若裂纹较浅,可打磨裂纹,涂抹专用的橡胶修复剂。若裂纹严重,影响输送带强度,需更换新的输送带。

  输送带损伤形式多样,修复方法需根据具体损伤类型与程度选择。日常生产中,应加强对输送带的巡检与维护,及时发现并处理初期损伤,降低设备故障风险,保障生产高效运行。

输送带.png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